曾经遇到一个面试题,如何对互联网企业从零开始建设安全能力。我瞬间就蒙圈了,只能想到资产整理后的分层检测、防御与应急响应,然后脑海里飘过的一堆开源工具,例如:
生产环境下
网络层:端口扫描发现服务nmap/zmap/masscan, 入侵检测snort/bro,防火墙iptables/netfilter,堡垒机
主机层:入侵检测ossec,安全审计lynics/audit,rootkit检测,漏洞检测nessus,主机加固
应用层:waf(nginx+lua),漏洞检测awvs+nikto+sqlmap, webshell检测php,mobile APP安全检测
业务层:账户安全管理,反游戏外挂,黑产抗衡,反欺诈等
办公环境下
OA系统:上网行为监控,PC杀毒,邮件附件杀毒,移动设备管理
这个答案被直接鄙视了。
现在想想,不考虑企业规模,不考虑企业安全建设阶段,我这个答案也不算太错。 全景上看企业安全,实际就这些
一、资产管理能力(外网&&内网)

记得有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资产管理,是靠内审人员excel人工登记,互联网资产变动是相当快的,这种不靠谱的方法结果是白干了。资产管理要做的好一定需要一套资产发现自动化工具。
现在有不少优秀的外网资产发现工具,其实有名的shodan/zoomeye就是,这里可以学学渗透的第一阶段,信息采集能力。
二、安全评估能力

安全评估,大多数的甲方工作人员都重点在做web产品的安全测试,mobile产品还处于初级阶段(其中Android的要比iOS稍微好一点点),涉及业务逻辑与黑产对抗的基本靠业务线的测试人员来抗
三、安全检测能力

四、安全监控能力

五、安全防御能力

情报产品放入防御型产品中,实际不是很恰当。目前情报对防御来说最直接的作用是产生黑名单(威胁情报)
六、安全管理能力


七、安全运维能力

八、安全运营能力

九、安全取证/溯源能力
能做到这一步就相当完美了。安全的本质是风险管理,攻击的本质是利益的游戏,增加攻击的成本(大家都专注在提高攻击难度上)告诉你攻击的后果更是一种有效的打击方式(拦截单次攻击事件和打击掉一个攻击团伙谁更有效很明显)。